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督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14-02-15      新闻来源:一览检测英才网

   

   近年来,各地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其具有敏感性强、燃点低、关注度高的特点,被媒体炒作后会立即升温,并持续发酵,因此上下普遍关心重视。而作为质量安全链条上重要一环的工业产品,与食品药品相比敏感度低,看似平稳,不易发生事故,不易被媒体炒作,实则不然,工业产品尤其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一旦出现问题,产生的影响和后果绝不亚于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产品质量的追求与现实产品质量状况的矛盾日显突出,产品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担忧的问题。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品质量形势并不容乐观,主导产业的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一直不高,一些区域存在较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尤其是很多销往省外的产品,如电线电缆、建筑扣件、汽车配件等区域性产品,近几年质量问题频发,国家、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偏低,国家质检总局、河北省质监局接到的投诉举报案件呈上升趋势。

  在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地方政府要对质量安全负总责。目前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工业产品聚集区的地方政府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没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存在组织领导不够、主动性不强、政策措施不多、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这也是导致工业产品质量不过硬、容易出现问题、缺乏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名优品牌的主要原因。为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地方党委政府进一步上位质量工作,在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的同时,也要把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摆上重要议程。

一、营造质量兴市、质量强县氛围。

二、做好工业产品抽检工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是通过抽样检验的方式对产品进行质量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积极组织开展区域性产品质量整治提升。质量整治提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力量,齐抓共管,合力推进。要推动各级政府发挥“牵总”的作用,把产品生产集中、质量问题较多、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区域性产品作为重点,按照“提升一批、规范一批、扶持一批、取缔一批”的工作思路,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抓好区域性产品质量整治提升工作。  

四、大力扶持培育品牌。品牌是一个地方的名片。通过积极培育品牌,扶持更多的“沧州制造”走出家门、走出国门,不仅可以引领、带动整个产业发展,而且可以提高沧州市的知名度,为招商引资铺路。

  五、加大对产品质量检验技术机构的支持力度。产品质量检验技术机构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支撑。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771-2201552 客服信箱:jc@tmjob88.com